霧台是屏東縣東北側的一個山地鄉~境內霧台為重心
環繞著尹拉、去怒、阿禮、佳暮、大武及好茶六個村落
是屏東最大、最重要的魯凱族聚落
遊客進入霧台鄉需辦理甲種入山證
不管是櫻花季及豐年祭活動期間也不得通融
上山的民眾須攜帶證件
於三德檢查所或三地門鄉公所辦理入山證
填一下聯絡資料還有車牌號碼
警方會給一張入山證於檢查哨時會收走
檢查完後方可進入霧台山區
逢過年期間遊客暴增 加派警力辦理入山證
◆霧台岩板巷◆
來到霧台鄉千萬不可錯過步步驚奇的岩板巷
地面舖設石板,泥塑的傳統陶壺裝飾道路護欄
步道從魯凱文物館後側隨地形逐漸爬升
行經霧台長老教會,繞過霧台國小上方
依百步蛇的行徑形成岩板巷
位於霧台國小上方的全國第一條原住民文化景觀步道
原是一條不起眼的村落步道,當地人稱為「岩板巷」
由鄉籍藝術家杜巴男、杜再福父子規畫設計
打造一條擁有500個陶壺的景觀步道,加強步道石板的層次感
兩旁的民宅展現原住民圖騰或石板重新美化住屋
「岩板巷」貫穿了魯凱國小、夢想家、杜巴男、魯凱族文物館等
霧台鄉最重要的觀光景點,成為最具原住民風味的石板小巷
每年的櫻花季,岩板巷都被規畫為最重要的主要觀光據點
魯凱族人就地取材
以大塊石板舖設階梯及蓋建房舍、教堂等等
石板屋建築的石材,係由溫泉溪採集而來的黑灰板岩和頁岩
經簡易加工後,鋸成規則片狀的石板,然後堆砌成牆
再依石板的性質、硬度、大小等,分成柱子,牆面、地板、屋頂等材料
建築時不用一根鋼鐵,不用任何石灰泥
即可建造出魯凱族人獨特又堅固的房子
一般民宅就蓋的很有特色
可以感受到魯凱族人的藝術天份
◆霧台基督常老教會◆
來霧台必看的景點之一,純手工打造的原味教堂!
我被這座雄偉壯麗的石造教堂所吸引
之所以如此動人,是因為它是霧台村民花了六年
一磚一瓦融入信仰與感情純手工打造的
輪工打造一座宛如小城堡的教會
拱型大門、天使雕像,展現了魯凱族人的精神與合作勞動特色
教堂的三角屋頂,原木組合的十字架旁,二位白衣天使身體前傾
面對面吹奏着金色號角,教堂中段還有魯凱族人合作勞動等雕像
霧台鄉基督長老教會教堂的建造凝聚了族人的感情與心血
也充分表現了原住民的藝術特色
◆霧台國小◆屏東縣的最「高」學府!
這裡的小朋友不但擁有寬闊的視野,還有呼吸不完的新鮮空氣
而每個小朋友都是頭好壯壯,而且特別熱情天真
大家不妨放慢腳步漫步到校園內
感受一下與都市學校完全不同的校園環境
由於班級不多,小朋友的運動場比城市的小學相對的大上好幾倍
巧遇魯凱族婆婆正在製作手工藝品
還很熱情的問我們從哪兒來?向我們拜年
充滿熱情的地方
◆霧台鄉魯凱族文物館◆
魯凱文物館位於霧台國小大門左側,其收藏品都具有相當年份
有的甚至可以列為古董。走進魯凱文物館
就能真正體會魯凱族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
文物館的設計者正是杜巴男先生,整棟建築運用現代工法配合石板建造而成
圍牆以魯凱族傳統舞蹈作為主題
手拉著手的跳舞人形為文物館增添不少活潑的氣氛
館內不可拍攝 門票20元 周一休館
走在部落裡不難發現 處處都在賣烤肉
這是雞還是豬ㄚ?!我們一群人猜了很久
老闆突然出現 說這是山豬肉啦~
還記得以前班上也有幾位魯凱族同學
曾經說過:我們山上都沒有魚 只有山豬肉
果真沒錯 到處都是烤肉
原鄉原味的特產
我們只買小米煎餅 香Q熱熱的很好吃
交通資訊:
國道三號(南二高)從長治交流道下轉台24線,
然後沿著省道台24線直直開就是啦!
往「三地門」方向前進,經「三德檢查哨」往「霧台」方向前進,
即可到達。長治交流道至霧台約35公里。